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 202510-22
    免疫组化笔的优势体现

    免疫组化笔是一种专为生物医学实验设计的工具,主要用于在组织切片周围绘制疏水隔离圈,以减少试剂使用量、防止样本污染,并提升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免疫组化笔的核心功能:形成疏水隔离圈免疫组化笔通过在载玻片上的组织周围画圈,形成一层薄膜状的疏水性屏障。这层屏障能有效阻止抗体、探针等试剂流失到非目标区域,从而减少试剂用量,并避免因试剂扩散导致的样本污染或交叉染色。防止干片与脱片疏水隔离圈能保持组织表面湿润,防止因试剂蒸发导致的干片或脱片问题,确保实验过程中样本的完整性。支持多样本处理...

  • 202510-20
    全机型通用荧光定量试剂如何帮您节省成本和空间

    在追求高效运营与精益管理的现代实验室中,全机型通用荧光定量试剂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产品选择,更是一种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它通过“化繁为简”的智慧,将实验室从繁琐的物料管理和高昂的成本负担中解放出来,让科研人员能够更专注于科学问题本身。选择通用,即是选择节约、选择高效、选择自由。拥抱这种变革,您的实验室将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为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一、成本节约:从“多线作战”到“集中采购”的效益传统模式下,实验室若拥有多台不同品牌或型号的qPCR仪(如Ap...

  • 20259-19
    IP/COIP实验-基础篇

    在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研究中,免疫共沉淀(Co-IP)和免疫沉淀(IP)实验是探索蛋白质相互作用、验证靶蛋白结合关系的关键技术。无论是研究信号通路、蛋白复合物,还是疾病相关蛋白网络,IP/Co-IP都能提供直接的实验证据,帮助科学家深入解析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本期内容将系统梳理IP/Co-IP实验的详细步骤以及如何分析实验结果。一、实验原理免疫沉淀/免疫共沉淀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的方法。在免疫沉淀中,通过特定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形成抗体—抗原复合...

  • 20259-19
    WB实验-基础篇

    WB实验即蛋白质印迹法,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常用的实验技术。它依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能对样品中的特定蛋白质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WB实验凭借高特异性和灵敏度,在蛋白质表达水平研究、蛋白质分子大小鉴定、疾病标志物检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不ke或缺的有力工具。实验原理WB实验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将其转移至固相载体(如PVDF膜),再利用特异性一抗和酶标记二抗进行检测,最终通过化学发光或显色反应实现目标...

  • 20259-19
    IP/CO-IP常见问题

    IP/COIP常见问题1、设置实验对照阳性对照:input,即裂解后的上清,判断目的蛋白是否表达。阴性对照:和ip抗体同型的IgG。2、抗体、样本、beads的加入顺序①抗体先与蛋白结合,再加入beads;②抗体先与beads孵育,最后加入蛋白;③抗体、样本和beads同时加入。一般情况下①和②相差不大,如果蛋白量过高,比如大于1000ug,建议使用第二种,否则蛋白容易吸附在磁珠上,降低得率。3、beads磁珠和琼脂糖珠如何选择琼脂糖珠:需要离心,操作繁琐;吸走上清时容易吸走...

  • 20259-15
    DAB显色试剂盒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DAB显色试剂盒是一种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反应的显色试剂盒,广泛应用于免疫组化、原位杂交、WesternBlotting、SouthernBlotting、NorthernBlotting及EMSA等实验中,用于检测HRP标记的抗体或探针结合的靶标。DAB显色试剂盒操作步骤(以组织切片为例)样本准备:组织切片经抗原修复、封闭后,与HRP标记的抗体孵育。洗涤:用TBS或PBS洗涤3-5次,每次3-5分钟,去除未结合抗体。配制DAB工作液:按比例混合A液(浓缩DAB)...

  • 20259-12
    全机型通用荧光定量试剂如何提升PCR实验效率

    全机型通用荧光定量试剂从试剂配方优化、预混设计以及广泛的仪器兼容性等多方面着手,有效提升了PCR实验的效率,为科研工作者和实验人员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推动了相关研究和检测工作的快速进展。优化试剂配方,加快反应进程部分全机型通用荧光定量试剂通过定向优化扩增酶性能,能够显著缩短退火延伸时间。以某款试剂为例,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其45个扩增循环时间可缩短至20-30分钟,时间节省50%以上。同时,一些试剂采用了抗体修饰的AntiTaqDNA聚合酶,配合qPCRBuffer体系,不仅确保...

  • 20258-15
    无缝克隆试剂盒的使用流程

    无缝克隆试剂盒基于同源重组原理,通过插入片段与线性化载体末端的同源序列(15-25bp)实现定向重组,无需酶切与连接步骤,具有操作便捷、阳性率高(可达95%以上)、支持多片段重组等优势。无缝克隆试剂盒其使用流程可分为以下三个核心步骤:一、线性化载体制备酶切法双酶切:选择载体中两个不同的酶切位点,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载体,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并回收线性化载体。双酶切可降低载体自连背景,提高阳性率。单酶切:若无可选双酶切位点,可采用单酶切,但需延长酶切时间(2小时至过夜)并进行脱磷处理...

共 35 条记录,当前 1 / 5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