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实验室“老手”教你如何分装与保存反转录试剂

实验室“老手”教你如何分装与保存反转录试剂

更新时间:2025-10-16点击次数:25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反转录试剂是开展RT-PCR、基因表达分析等实验的核心耗材,其活性与稳定性直接决定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不少新手因分装操作不当、保存条件不符,导致试剂失效、实验重复失败,既浪费资源又延误研究进度。作为实验室“老手”,结合多年实操经验,我总结了反转录试剂分装与保存的关键要点,帮你避开常见“坑”。
 
  一、分装前:做好准备,避免“开局错”
 
  反转录试剂成分复杂,含逆转录酶、dNTPs、缓冲液等,对温度、污染极为敏感,分装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提前规划用量,根据日常实验频率确定分装体积——若每周实验3-5次,建议将1mL规格试剂分装入10-20个200μL离心管,避免单次分装过多反复冻融;若实验频次低,可采用50μL小体积分装,减少试剂暴露次数。
 
  其次需提前准备专用耗材与设备:离心管选择无酶、无RNA酶的进口品牌(如Axygen、Eppendorf),避免国产劣质管残留的酶抑制剂影响活性;移液器需校准,枪头同样选用无酶款,且提前在超净台内紫外线消毒30分钟。同时,将分装用离心管提前标记试剂名称、浓度、分装日期,避免后续混淆。
 
  二、分装中:严格控温,操作“稳准快”
 
  从-20℃冰箱取出后,需立即放入冰盒(4℃环境),严禁室温放置——逆转录酶在室温下10分钟就可能失活30%以上。分装时全程在超净台内操作,保持手部稳定,避免移液器枪头触碰离心管内壁,防止交叉污染。
 
  加样时遵循“慢吸慢打”原则:吸取试剂时移液器按钮按至第一档,待液体缓慢进入枪头后稍作停留,避免产生气泡;加样时枪头贴近离心管底部,缓慢推出液体,减少试剂挂壁。每分装完一支离心管,立即盖紧盖子并放回冰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全部分装完成后,将离心管快速放入-80℃冰箱冷冻30分钟(若长期保存),或直接放入-20℃冰箱短期使用(建议1个月内用完)。
 
  三、保存与使用:细节把控,延长“活性期”
 
  它的保存温度需严格区分成分:逆转录酶、RNA酶抑制剂等酶类试剂,长期保存需置于-80℃冰箱,短期(1周内)可放-20℃;dNTPs、缓冲液等非酶类试剂,-20℃冰箱即可长期保存。严禁将试剂反复冻融——每次使用时从冰箱取出后,立即放入冰盒,待实验结束后,剩余试剂需在30分钟内放回对应温度冰箱,每支试剂冻融次数不超过3次,否则会导致酶活性急剧下降。
 
  此外,保存过程中需注意避光:部分反转录试剂中的dNTPs对光照敏感,长期暴露会发生降解,建议将试剂存放在不透光的试剂盒中,或用铝箔纸包裹离心管。使用前需将试剂在冰盒中缓慢解冻,待全溶解后轻轻颠倒离心管3-5次混匀,避免剧烈振荡(防止酶变性),混匀后短暂离心(5000rpm,10秒),使试剂集中在离心管底部,再进行后续实验。
 
  掌握正确的分装与保存方法,不仅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更能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实验室操作无小事,每一个细节的把控,都是科研顺利推进的关键。